文/周雅瑩
人一定會老,學習接受老的變化,然後走出戶外充實自己,並把身體照顧好,就可以變得自信。─賈麗麗
▲積極嘗試新事物的賈麗麗,在團體中時常主動協助他人,讓人總可以感受到來自她的溫暖。
﹝攝影/周雅瑩﹞
|
「害怕一個人獨自面對兒女生病及生活突如其來的變化,例如遭小偷…」想起過往即便結婚仍一人面對生活的孤獨,賈麗麗不免露出焦慮的神情。這跟現今即便孑然一身,卻落落大方,又帶有些自信的她很不一樣。台灣女歌手陳珊妮於〈天下雜誌─女人迷〉專訪中曾提到:「獨處,是跟自己的不安全共處。獨處,是選擇不便宜行事,不避掉困難與繁複的思考。當你抗拒,就累積焦慮。或許,我們其實很需要與自己共處的孤獨」。說到「獨處」、「勇於嘗試」,現在的賈麗麗可說是躬行實踐。可能是早年她的丈夫因工作時常不在家,自己長期獨自育養一對兒女,所以現今面對每個獨處已可以得心應手。現在大多都是單獨一人的高齡生活,也讓賈麗麗可以輕鬆自如地學習自己想學的事物,並當個快樂志工。所以我想,雖說「孤獨」於「獨處」是一線之隔,但是經過練習,每個人在孤獨中都能找到讓自己快樂的方式。
▲在高雄市四維長青學苑所辦理的〈「生命故事」老人團體活動〉中,賈麗麗說願意將自身「樂觀」的特質與他人分享,期許每個人都能夠像她一般,擁有面對獨處時的勇氣。﹝攝影/黃志雄﹞
|
跨出自我設限 探索自己的另一面
Don’t give up on
something just because you think you can’t do it.不要因為覺得自己做不到,就放棄一件事。─印度第二大銀行工業信貸投資銀行 (ICICI) 的執行長 昌達‧科赫哈 (Chanda Kochhar)「活到老,學到老」、「學海無涯,學無止盡」是從古至今、橫貫中西方對「學習不分年齡」所流傳的經典名言,而現今從心之年的賈麗麗也正是其典範。她除了在高雄市四維長青學苑學習中音笛已經兩年,年輕時也曾至〈救國團〉學習中國結、剪紙、東南亞烹飪;參與第一社區大學所開辦的〈健康班〉、〈南洋料理〉;更在民國102年至高雄師範大學所辦理的樂齡大學參加〈思考老年生活〉自主性團體,學習健康、法律、財經等多種類課程,並在其課程結束後,仍持續於其延續性的〈玩創意樂齡社〉學習至今。不像許多人總會害怕自己能力不夠、年紀漸長就不敢嘗試學習新事物,賈麗麗說:「我就是帶著『嘗鮮』的態度,跨出曾為自己設下的框架」。尤其畢業於國際商業專科學校會計統計科的她,也不曾因學歷而自卑,對於新事物的挑戰更是求知心不減。
▲賈麗麗於高雄師範大學的〈玩創意樂齡社〉教同儕如何利用平面的紙材,摺出充滿創意的紙藝。﹝照片/賈麗麗 提供﹞
|
走得多慢都無所謂,只要你不停下腳步。—美國藝術家 安迪.沃荷(Andy Warhol)
談到學習中音笛的緣起,賈麗麗有點羞澀地說:「起初只是單純因為家中剛好有一把中音笛,便這樣誤打誤撞地開啟求知之路」。雖然一開始對中音笛一知半解,甚至害怕跟不上同儕的學習進度,但秉持著「做就對了!想辦法克服」的態度,勤能補拙,賈麗麗在多次練習之後,現在也可以自信地與同學們一同至養護中心吹中音笛娛樂、關懷住民。東漢天文學家張衡曾於《應閒》中提到:「人生在勤,不索何獲?」意即人若不勤於探索研究,哪裡會有收獲呢?此言對照賈麗麗的經歷,不免讓人反思,高齡學習的用意本不在精,而在樂。若賈麗麗尚未嘗試就先覺得自己不行、不去探索,那她現在便不會發現,原來自己也可以經由學習,擁有那麼多不一樣的可能。
▲▼賈麗麗曾提到,因以前沒有念太多書,所以現在會想多接觸新事物。她也說:「要有才能、領導能力,才能帶給別人快樂」。圖中,可看到她參與〈彩色頁女性願景協會〉志工團的活動,透過帶領活動及口才,逗得長輩們樂開懷。 ﹝照片/賈麗麗 提供﹞
|
讓每個付出 都成為自己的獲得
▲賈麗麗所屬的〈彩色頁女性願景協會〉志工團時常至養護中心、老人活動中心舉行小活動,帶領長輩玩遊戲及手作。為他人付出時間、精神的同時,賈麗麗說:「其實自己的收穫,往往都會比參與的長輩來得更多!」。 ﹝照片/賈麗麗 提供﹞
|
▲把自己的生活填滿,就不會覺得自己是獨處的,也讓自己越活越年輕!這就是賈麗麗讓人看不出已經古稀之年的秘訣! ﹝攝影/周雅瑩﹞
|
誰說只有身體有缺憾的人才需要被關懷?說到每個人都會需要「被關懷」,曾經有「老老照顧」重擔的賈麗麗感同身受地說,自己的母親於前年耄耋之年時逝世,其晚年都為心臟病、高血壓、失智所苦,讓長期擔任照顧者的她,曾經也有幾度差點無法堅持下去。「人的一生,總會遇到自己成為『照顧者』的時候」她以過來人的經驗闡述,並整理出自己是如何面對擔任照顧者這個身分。她說,當家人身體出現問題時,身旁的親人最不能做的就是「不承認、不願意面對」。冷靜下來、仔細思量三個問題:第一,評估自己是否有能力照顧;第二,與家人、兄弟姊妹溝通協調如何照顧、互相扶持;第三,與家人明確講出照顧的「錢」要如何分配,協調出大家都能接受的方式。賈麗麗也提到,不論是被照顧者還是照顧者皆會有情緒,每個人都要尋找出屬於自己的宣洩出口,並多與外界多接觸,尤其照顧者更是需要被照顧、關心。因此,她於民國92年起,便參與〈家庭照顧者關懷協會〉,透過喘息服務、適當的長照知識訓練及團體支持,讓身為照顧者的她,開始不害怕對別人講出「家人生病」,也因此體會到:遇到問題時,要學會與他人訴說,才能夠受到更多的幫助。
▲賈麗麗說:「身為照顧者,最重要的莫過是找到抒發情緒的窗口!」這也是支撐她能夠長期照顧母親,並時時保持初衷的動力來源。 ﹝照片/賈麗麗 提供﹞
|
▲從賈麗麗的經驗讓人體悟,日子能不能過得精采,取決的絕不是年齡的高低,而是有沒有想過好的決心。﹝攝影/黃志雄﹞
|
所謂的「退休」 就是學習與自己相處
不要輕易給自己設限!大膽去嘗試,頂多吸收一點點,但至少會有收穫。─賈麗麗
現在的賈麗麗,兒女各自成家立業,沒有照顧母親的重擔,開始能「自由地做自己」,嘗試學習烏克麗麗及中音笛、至〈彩色頁〉擔任志工及其活動、至高雄師範大學〈玩創意樂齡社〉學習與分享所才經驗,讓獨立、自由成為了她的代名詞。從賈麗麗的人生經歷,讓人不免去思考:「人不能在自己成為老人之時,才開始瞭解老人」。就如同賈麗麗說,其實她沒有所謂的退休,而是一步步的朝著「成為老人」邁進。因此在老之前,我們都需提早綢繆!對周遭已經開始經歷「老去的歲月」,需多加關注、並警惕自己。也許這不見得是未來老後幸福的保證,但卻是對自己未來的老,做好完善的心理建設及模擬。
▲擁有舞台、變得自信的秘訣,就是盡可能的讓自己去嘗試、學習。﹝攝影/周雅瑩﹞
好身心自在的人生
回覆刪除好身心自在的人生
回覆刪除人生向晩,依然燦爛。
回覆刪除透過積極參與及不斷學習新事物,並時時注入生命的活水,因而能有充實、多彩多姿、豐富生命的生活,達到活躍老化的目的。值得讚賞與學習。
我不老,我更好。麗麗的生命故事很棒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