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4月26日

【銀髮心故事】不庸於俗 用「心」締結老「伴」─黃月珍


文/周雅瑩
  穿著輕便POLO衫,圍上毛巾,雖然沒有華麗的造型,但黃月珍朝氣蓬勃的聲音,加上熱心助人的舉動,總讓長青學苑多了許多精神和溫暖。現今耳順之年的黃月珍,退休後便於高雄市四維長青學苑學習已8年!學習的領域包含肚皮舞瘦身班、日語班、台國日語卡拉OK班等課程。學習之餘,她也積極參與關懷活動、擔任志工,更時常不藏私地分享自己研究的〈韻律伸展操〉給他人,期盼每個人都能與她一般,用健康的方式調養身體。

▲自信的表情動作、說得一口只為他人好的健康聖經。黃月珍熱愛用所學助人的精神,正是她至今總是可以容光煥發的秘訣。﹝攝影/周雅瑩﹞
永不低頭 讓學習不再高不可攀
  「女生會識幾個字就好,不用念太多書!」黃月珍用爸爸的口吻說道。談到從小的求學歷程,身為七位兄弟姊妹長姐的黃月珍便有許多委屈和遺憾。食指浩繁的家境,長輩們便多方開源,除了擔任水果批發商,同時又幫人洗衣服、兼賣燒仙草、燒酒螺,這讓身為長女的黃月珍除了要照顧弟妹,每天還要早起協助家中生意維持家計。「放學後就要去撿人家沒有收成完的稻米、黃豆、番薯人家說家境不好都吃番薯簽,我們都吃白米!只是那些是去撿人家不要的」黃月珍娓娓道出小時候家道消乏的生活,也說著兄弟姊妹們有繁多不得念書的原因。為了彌補過往不得念書的遺憾,黃月珍退休後除了於高雄市四維長青學苑學習至今已八載,同時也在紫竹林精舍學習烏克麗麗、里活動中心學習日語會話、崗山仔老人活動中心學習客語歌唱。去年開始,每週一至週五晚上她更至前鎮補校念國中,補上學歷以及遺憾。這讓她引以為傲地說:「三年之後,我一樣可以拿到畢業證書!」。
▲黃月珍對學習總是認真,除此之外,難能可貴的是她除了不恥下問,也不吝嗇與人分享所學。﹝攝影/周雅瑩﹞
  「心不要老,人就不會老」黃月珍總是把這句話掛在嘴邊,也一直身體力行。她熱愛學習的態度,讓人可以體會學歷、年齡的高低不足以成為自卑、無法往前繼續求知的藉口,也應證「學習永遠不嫌晚」這句老生常談!知名演員孫越曾說:「老年人經常覺得自己老到走不了、跑不了、動不了、學不了,每天只想得過且過。我說,沒有老到改變不了的年紀,只有不願意改變的心態。」就如黃月珍在求知的過程,總是不願向環境、年齡低頭,甚至可以充滿年輕鬥志地說:「以前沒讀書,現在就要把它讀回來!」。不禁讓人反思,人生的漫漫長路沒有人可以說自己不行,除非先自我否定!最重要的,還是那個沒有向「老」低頭的自己!
▲黃月珍熱情地向他人分享自己的保健方式,也教照顧長輩的外籍勞工如何在家中協助長者活動身體,以維持長輩身體機能。 ﹝攝影/周雅瑩﹞
學習轉化後的付出 讓快樂加倍
  南宋中興四大詩人之一的楊萬里曾說:「學而不化,非學也」。意即學習若不能融會貫通,則不是有效的學習。說到學習再內化,黃月珍可說是躬行實踐。曾經因車禍腳受傷的她,為了改善腳跛問題,年過半百時便向印尼籍的老師學習韻律舞。即便後來老師歸國不再教學,黃月珍仍積極練習並加以改良,將原本的韻律舞加入伸展、拉筋的元素。希臘三賢之一的蘇格拉底曾說:「身體的健康因靜止不動而破壞,因運動練習而長期保持」。雖然黃月珍現今走路時仍有些步履蹣跚,但藉由持續運動,也逐漸改善自身的行動不便。此外,她更不藏私地分享自己內化後的成果給旁人!為了要把「要活就要動」的觀念帶給更多人,現今黃月珍都會定期至草衙第五公園、勞工公園教民眾她自己改良的韻律操,更無償地至竹西里社區關懷據點教行動不便的長輩透過韻律操伸展筋骨、分享所學以及樂觀積極的態度。
▲黃月珍將學習後的成果加以改良,讓原本純屬表演性質的舞蹈,多了運動的原素,也改善自己的健康。
﹝攝影/周雅瑩﹞
▲朝氣地喊著每個動作的指令,黃月珍說:「要活就要動阿!」。看著〈寶貝學堂〉裡的長輩各個越來越健康、有活力,黃月珍也不禁充滿成就感。﹝攝影/周雅瑩﹞
  「手不要動、只動肩膀的關節,才能伸展到!」舉起雙手,靈活的扭動肩膀,黃月珍熱心地指導。除了分享所學,樂於助人的她,民國94年起便開始擔任志工。除了於社團法人高雄市社區大學促進會擔任志工,協助社區大學、長青學苑業務至今已13年。樂善好施、喜愛分享的她,也因此被推薦參加高雄市長青綜合服務中心所舉辦的〈社區關懷據點生活輔導員人力培訓〉,並在訓練後於竹西里社區關懷據點寶貝學堂擔任指導員、生活輔導員,帶社區長輩跳土風舞、韻律操。此外,黃月珍更是熱衷參與學苑所舉辦的〈樂活關懷學習列車〉,只要有機會她便與學苑的同儕一同至高雄的養護中心關懷身體不便的住民。就如同英國知名音樂治療師海倫‧M‧佩蒂曾說:「我們能互相給予的最佳禮物是『真心的關懷』」。黃月珍說:「參與關懷活動最開心的,莫過是每次到住民長輩身旁握起他們的手聊天,然後在下一次的見面,他們還認得我!笑著跟我打招呼!」。不像許多人參與關懷活動時只把養護中心當做自己表演的舞台,黃月珍說她更珍惜、享受與人作伴的感覺。黃月珍訴說的關懷活動場景,讓人想起〈給我你的手〉這首詩歌裡寫到的:「給我你的手,讓我們縮短摸索的距離。給我一首歌,且讓我走進你心靈的世界。分享的快樂加倍的多,分擔的重擔格外的輕」。
▲負責竹西里社區關懷據點的理事長拿著下個月的上課規劃表與黃月珍討論著,期盼黃月珍能將自己的所學和所長分享給〈寶貝學堂〉的長輩們。﹝攝影/周雅瑩﹞
▲黃月珍雖然是負責竹西里社區關懷據點的生活輔導員,主要工作是帶長輩運動。但是她都會提早到達據點,並協助餐廳挑菜,以讓據點的「定點共食」得以順利進行。﹝攝影/周雅瑩﹞

  除了分享所學、擔任志工,現今年過花甲之年的黃月珍也不斷地去學習志工所需的知能。民國105年時她便參加〈樂齡行政人員焦點工作研習〉,隔年又參與〈社區照顧關懷據點人力培訓─基礎訓練〉,去年她更參與阮綜合醫院所舉辦的〈衛福部預防及延緩失能方案─阮罩顧方案指導員培訓班〉持續增進新知。黃月珍的熱愛服務,除了於民國101102年時被社團法人社區大學全國促進會獲選為優良志工及高雄市第一社區大學特殊貢獻優良志工,更於民國103年因志願服務滿500小時,榮獲高雄市志願服務銅質徽章獎勵的肯定。

▲總是耐心且不厭其煩的向民眾解說問題,看到他人有困難,也都熱心的向前協助,這就是黃月珍擔任志工的態度。 ﹝攝影/周雅瑩﹞


發自內心的待人 讓關懷不再流於形式
  「這個阿公已經九十幾歲了!一開始來的時候血壓很低,經過長期跟我們運動下來,現在的血壓量起來都很漂亮!」黃月珍一邊說著一邊握起阿公的手幫忙按摩。
◥主動握起爺爺的手,並幫忙按摩著。除了關心他人,黃月珍更會觀察每個人的身體變化,並適時給予協助。
﹝攝影/周雅瑩﹞
  「每次到安養院都會聽到『那個誰誰誰的兒女說明天就會來看他』,後來才知道,原來那些人的兒女總是說明天。所以我們能做的就是盡可能的『作伴』」黃月珍也沉重地說著。由此可知,養護中心住民們無止盡等待的孤獨和落寞,也讓人瞭解每位關懷者都深深扮演著重要角色。這也讓人不難理解,為何黃月珍總是願意付出時間和精神,向住民們道一聲關心。就像第一位獨自飛越大西洋的女飛行員卡蜜莉雅‧愛利爾特曾說的:「要讓別人覺得幸福。如果你能對人微笑,拍拍別人的肩膀,也許你就能把一個人從絕望邊緣救回來」。若我們願意多付出點關心,養護中心裡就能少一點落寞,又或許我們能像黃月珍一樣,獲得住民們一絲絲的「想起」,並在下次相見,讓住民看到我們如見到老友一般,給予最熱烈的歡迎。
▲與身體不便的同齡者互相打氣,黃月珍總是不吝嗇地給予他人鼓勵、稱讚,並付出關心,讓人總會因為她的加油打氣充滿精神。﹝攝影/周雅瑩﹞
  「這個阿公剛來的時候反應較慢,所以老婆都會陪他來。現在雖然他的老婆忙碌無法帶他來上課,但是他現在已經可以自己來這裡運動,也越來越健康!」因為付出關心,所以黃月珍對竹西里社區關懷據點寶貝學堂的學員們總是瞭若指掌;也因為付出關心,所以這些與她好無血緣關係的人,都成為她的老「伴」及手足。老老互助,對彼此除了是陪伴,對擁有健康的身心及有能力幫助他人的自己,更是幸福老化的體現。美國思想家羅夫‧瓦爾多‧愛默生曾說:「生命中最美麗的報償之一便是幫助他人的同時,也幫助了自己」。對他人付出真心的關懷,自己也會因一抹微笑、一句簡單的問候和感謝,亦或是因他人與自身技能、知識的互補,內心感到滿足,並獲得新的老「伴」,甚至快樂加倍。
▲除了透過關心和協助按摩,黃月珍還會教照顧長輩們的外籍勞工照顧長輩的技巧和方式,期盼長輩們不管是在外在內都能夠獲得良善的照護。﹝攝影/周雅瑩﹞
▲黃月珍開心搭著阿嬤的肩膀,說著每位長輩來到關懷據點後的變化。看著每位長輩越來越健朗的身心,也見證著老老陪伴的力量。 ﹝攝影/周雅瑩﹞

1 則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