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9月15日
【苑務公告】115年公費班、第一期自費班課程申請
2025年9月4日
【人物專欄】大人說#026 L'Étranger異鄉人──專訪中島香織
初次與中島香織老師見面時,她簡單優雅的穿著、溫柔克制的態度、禮貌卻有些疏離的說話方式,完全就是想像中的日本人。讓人感到意外的是,無論是前任日籍講師還是接手的學員,除了對她的教學讚不絕口,更多是稱讚她的「親和力」──欸?怎麼會這樣?
#決定遷移至異國生活,需要的不只是勇氣,還得有跑馬拉松般的耐力與韌性。#
中島來自日本埼玉,「對,就是蠟筆小新的那個琦玉。」她笑著說。自東京的大學畢業後便隨著當時的男友來到臺灣,中島在高雄落地生根已經超過二十年。
現主時已經晉升為先生的男友,當時還是一個隻身到東京唸書的臺灣囝仔。那年市內集合了各校沒有特別所屬社團的學生在一起辦理聯誼,身為主辦單位工作人員的中島透過朋友牽線,認識了研究所剛入學的男孩。男孩大學時期就在日本念書,講著一口流利的日文,無礙的溝通成為兩人緣份的起點。
站在畢業的人生交叉口,中島對未來還沒有太明確的想像,男友便提議她可以跟自己一起回臺灣,看是要學習中文、還是單純體驗國外的生活都好。臺灣也僅僅距離家鄉三、四個小時的飛行時間,而她原本就對異文化懷抱興趣,這樣「剛剛好」的冒險對她來說頗具吸引力。然而,即使相對開明的父母都同意,中島的爺爺仍然相當擔心──「那時候還不確定到臺灣要做什麼,也還沒有和男友結婚,萬一關係有變化,就沒有可以依靠的人了。」爺爺的考量不是沒有道理,但從小看似隨和、不太提出反對意見的中島,其實很有自己的想法,一旦決定之後就會堅持到底,於是她還是毅然決然地遞出臺灣學校申請書。這個決定展現她性格中的柔軟與堅定,改變了她的下半輩子。
對初次來臺的中島而言,剛到臺灣那會兒充滿新鮮感,除了語言隔閡以外,濕熱氣候和相對嚴重的空氣汙染是第一個挑戰,過敏、富貴手等問題陸續發生,「原來這就是『水土不服』啊。」她如此感嘆。第二個挑戰則是飲食,直到今天她還記得自己第一次喝到臺灣超商烏龍茶的反應──「欸?這是什麼東西?」日本超商賣的茶類都是無糖,在預期以外喝到甜味的她嚇了一跳。
#我喜歡觀察,想知道其他人在想什麼,也想嘗試用不同的方式與人互動,創造不一樣的可能性。#
其實在臺灣,以外籍人士的身份要找一些高時薪的家教工作並不是一件太困難的事,但她卻願意接受酬勞相對較低的長青學苑邀請,這和她過去的人生經驗有一定關係。
高中時期的中島其實還沒有特殊的興趣取向,假日時她會在家附近的一間社區活動中心當志工,這間活動中心裡不只有一般人,也有一些身體有狀況或生活不方便的特殊人士,不同群體在一起參加活動的時候,每個人之間的步調當然不太一樣。讓她感到很奇妙的是,非常重視團體合作的日本人,在這樣的情況下也可以彼此配合完成作業,她才第一次意識到──即使是不一樣的人,只要彼此理解、溝通,也可以一起好好生活。而天生喜歡觀察周遭人事物的中島也很願意花時間觀察特殊人士難以表達的需求,比如遇到講話不清楚的阿姨,中島會停下手邊工作、注意對方的嘴型,猜測對方想要表達的內容。
這一段志工經驗讓中島找到自己的人生志業,進入社會福利學系,雖然畢業後沒能從事相關工作,卻始終關注著高齡者教育、身心障礙者福利等議題。她希望在語言教育工作之外,能夠持續了解不同群體的想法,長青學苑剛好符合她的專業與興趣取向。也因此她常在課程結束後留在教室與學員閒聊,可以感受到她對待同學的真心實意。
#那段時間我常問自己:除了教日語以外,我有沒有其他可能可以做到的事情?我想利用自己大學時學到的專業,更加了解自己身邊的人們。#
中島對長照議題很感興趣,其中一個原因是她有一位失智的公公。公公在婆婆幾年前離世後退化得很快,起初完全不肯開口講話,接著開始容易忘東忘西、叫錯名字,家人們以為是老化的正常現象,沒想到都是失智的前兆。雖然給予足夠的思考時間,公公還是能慢慢想起每個人的名字,但卻始終認定過世的婆婆是「去國外旅遊」的狀態,「我們討論過,覺得不該隱瞞他。但每次爸爸問我媽媽去哪裡了,我告訴他媽媽走了,他就會一直哭,哭得像小孩子。然後隔天,他想到又會再問一次……」傷心如此綿長,彷彿沒個盡頭,每一次提問對彼此來說都是折磨。但,也可以真切地感受到公婆之間生死無法切斷的羈絆。
目前公公除了洗澡需要由長照服務派來的專業人員協助,其他生活大致可以自理。她在家裡除了要照顧三個小孩,也必須頻繁與公公溝通,「失智和健康兩種狀態,溝通起來的感覺完全不一樣。」光是每天晚上要請公公上二樓睡覺就得花費一番功夫,叫第一次的時候公公通常會說「還不想睡」,她就要隔幾分鐘提醒一次,到最後哄著他上樓──簡直跟帶小孩一樣,這是健康的時候完全不會發生的事情。在照顧家中長輩的過程中,她意識到自己終將步入老年,「我自己也可能會失智,所以多了解一些絕對沒錯。」她開始主動尋找長照培訓課程,想回到更接近初心的地方——從關心與照顧出發,實踐自己年輕時對社會福利的熱情。
隨著三個小孩逐漸長大,中島和先生之間也在持續磨合,談戀愛的時期互相遷就,到並肩的路程越來越長,兩個人迥然不同的成長背景便會遇上更多關卡。讓她印象最深刻的差異是「教養方式」,先生從小在比較傳統的家庭教育中長大,教不動就是罵;但現代專家並不推崇這樣的打罵教育,孩子們被罵後傷心難過的神情也深深烙印在她心底,直至今日她仍舊無法認同針對人、而非事情本身的謾罵。好在她和當國小老師的小姑觀念接近,兩個人都很堅定地使用正向教育保護孩子們的心理健康;另外,小叔一家人也時常也時常回南部小住,其他家人有效地緩和了小家庭的氣氛,讓父子之間的關係不是一直那麼緊繃。
和先生的恨鐵不成鋼相比,中島則沒有特別期待小孩長成什麼模樣。三個小孩天生就具有雙語家庭的優勢,她則更進一步希望他們能學會臺語,因為語言是生活的一部分、是文化的地基,也是人與人之間溝通的橋樑。她不在乎孩子們學校的成績,只希望孩子們都能擁有夢想,有夢想才知道自己為何努力,才能慢慢長成自己想成為的人。而她能做的,不是干涉,而是不要讓他們在尋找的過程中受傷。
#自由與保護之間的衡量,是每一個母親能給予孩子最珍貴的空間。#
除了語言教育與家庭照顧,中島仍然保有自己的興趣──毛線編織。關於編織,她有一套自己的看法:除了編織時能適度淨空心靈,可說是一種自我療癒的修行以外,也是一種不怕犯錯的技藝,不像布料一刀剪下去就無法復原,毛線針腳走錯還可以拆開重來。這段話很有意思,編織時需要的沉靜專注,彷彿也反過來影響了性格,讓她變得更加穩定、有耐性。
來臺灣之前,中島本來是一個比較內向的人,喜歡觀察,但不喜歡主動參與;這除了是她的個人特質,也是日本人習慣「待在團體中、不要做特別的事情引人注意」的習性使然。來臺灣之後,她變得更敢開口,「因為語言不通,不主動一點別人也不會理我。」
當然,有受到潛移默化的部分,也有至今仍然難以接受的部分──比如說,有去日本旅遊過的人都知道,日本人使用公用廁所的習慣很好,加上幾乎都是可以沖衛生紙的免治馬桶,不太會遺留衛生紙堆積的氣味,這些是因為從小被教育「要顧慮下一個使用者的心情」,但臺灣就不太一樣。這樣愛惜公物的好習慣被中島帶進長青學苑的教室,下課前同學們都會互相提醒要清潔桌面、關閉設備。另外還有一點始終無法習慣的就是臺灣的用路狀況,由於臺灣的馬路主要是針對汽車路權設計,習慣搭乘大眾運輸工具的中島常常在過斑馬線的時候被轉彎的車輛嚇到,「但最近有禮讓行人的法令,明顯已經好很多了。」這些小小的煩惱,說明某些文化面的根本差異,而臺灣的人們熱情、樂觀,讓中島學會「沒關係啦」的心態,不再那麼小心翼翼、循規蹈矩,而是多了一些屬於南方海島的奔放與自由。
如果回到二十年前,中島會不會再一次選擇移居臺灣?她偏頭想了想,沒有太多猶豫:「會欸。」儘管生活不是百分之百的如意,有孩子、家庭、職場的壓力,她仍然覺得自己運氣很好,在臺灣遇到許多好人、好事,都是她無法割捨的美好記憶。但她偶爾也會想像,如果自己當年進入社會福利這一行,又會是什麼樣的光景呢?當然,人生沒有如果,小時候想去考古的她,也沒想過長大之後努力挖掘的是人與人之間的理解。
她是一位老師,是家庭照顧者,是母親,也是一位用「心」過日子的人。各種不同的角色編織成她的生命風景,沒有跌宕起伏的戲劇化,卻充滿溫柔動人的細節。透過這個「異鄉人」的眼睛,我們看到她如何融入土地與文化,如何用時間、耐性和愛心,把異鄉變成故鄉。
2025年7月8日
【課程公告】114年公費班第三次補缺額錄取名單
2025年7月2日
【徵才公告】四維長青學苑美編專長專案人員
2025年6月30日
【課程公告】114年公費班第三次補缺額各班缺額數
時間過得這~麼快⏳,一轉眼今年就過一半啦!公費班最後一次補缺額也將於114/7/2(三)~7/4(五)間開放報名,趕快點選本文附圖⬇️確認喜歡的課程有沒有開缺,再不然就要等明年初才有報名公費班的機會了……😭
當然,我們也沒有忘記住在北高雄的同學喔!😘114/7/4(五)09:00~10:00將在楠梓宏昌老人活動中心(📍後昌路960巷19號2樓)、7/4(五)10:30~11:30將在舊城基督長老教會(📍左營大路20號)受理報名,請把握時間,逾時不候啦~🏃🏃♂️
【114年公費班第三次補缺額時程】
📅報名日期:114/7/2(三)~7/4(五),現場及線上報名同步開放
⏰報名時間:每日09:00~12:00、13:00~16:00
🗳抽籤時間:114/7/8(二)10:00,學苑臉書粉絲專頁直播抽籤
📃錄取公告:114/7/8(二)17:00
💸繳費期限:114/9/5(五)16:00
【公費班補缺額小學堂】
1️⃣公費班補缺額有沒有優先錄取?要不要抽籤?
✅補缺額沒有特殊身份優先錄取的制度喔!只要「報名人數」超過「缺額人數」就會進行抽籤,公平、公正、公開~請同學們放心!👌
2️⃣什麼時候抽籤?我要到現場嗎?
✅114/7/8(二)上午10:00將在粉絲專頁進行抽籤直播,同學只要動動手指就能在手機📱上收看囉!
3️⃣我不會看直播啦!我哪時候可以知道自己有沒有錄取?
✅114/7/8(二)下午17:00公告於官網、FB和苑本部現場公布欄。對了,不會看直播可以到辦公室找專員學習唷!
4️⃣今年還有其他公費班補缺額的機會嗎?
✅今年公費班不會再開放補缺額🙅♀️,下一次報名就是是115年一月啦!
🩵114年【苑本部】公費班第三次補缺額各班缺額數 點這裡
💛114年【社區】公費班第三次補缺額各班缺額數 點這裡
❤️報名及查詢系統 點這裡
2025年6月17日
【課程公告】114年第二、三期樂活自費班錄取名單&各班缺額數
114年第二期(7-8月)、第三期(9-12月)樂活自費班錄取名單及各班缺額數請點選下方連結。下週一(6/23)開始就是兩期自費班的「補缺額報名」時間囉!自費班補缺額無須抽籤、先報先贏,缺額數隨時變動,以現場狀況為準。
⚠️請留意:補缺額僅受理【現場】報名,沒有!沒有!沒有!開放網路報名喔喔喔!
🔴自費班重要日程表🔴
▌補缺額【現場】報名:第二期114/6/23(一)~7/11(五)、第三期114/6/23(一)~9/12(五),週一至週五09:00~11:30、13:00~15:30
▌開學週:第二期114/6/30(一)~7/4(五)、第三期114/9/1(一)~9/5(五)
▌退費期限:第二期114/7/11(五)、第三期114/9/12(五)
個人錄取查詢 點這裡
苑本部自費班完整錄取名單 點這裡
社區自費班完整錄取名單 點這裡
114年第二期自費班各班缺額數 點這裡
114年第三期自費班各班缺額數 點這裡
2025年6月16日
◖114年老幼共學系列活動#03│博物館的正確打開方式🏛◗
喜歡文化走讀的朋友絕對不能錯過這次【博物館的正確打開方式🏛】暑期老幼混齡共學活動!🤩博物館在城市公共生活中占據重要位置,除了保存珍貴的文化資產和生活軌跡,也是適合與親朋好友出遊的重要場域喔!👫
本活動將踏查高雄市區四個博物館性質的場館,包括高雄市立美術館、高雄市立歷史博物館、國立科學工藝博物館及高雄流行音樂中心,在這場跨世代的交流🔄與探索🔎中,透過輕鬆有趣的方式培養公民意識,更讓博物館不再只有「高高在上」的菁英印象,而能建立融入常民生活、促進不同世代交流、多元且包容的全新定義。
橫跨正典藝術、科學工藝、在地文史與流行文化,最多元精彩的【博物館的正確打開方式🏛】活動即日起正式開放報名!各位同學,快揪家裡放暑假的小朋友一起參加吧!❤
◖活動時間◗ 114年7/18(五)、7/25(五)、8/1(五)、8/8(五)、8/15(五)、8/22(五)每天下午14:00~16:00,每堂課2小時,共6堂課,報名者須全程參與。
◖活動地點◗ 高雄市政府社會局長青綜合服務中心409教室、高雄市立美術館、高雄市立歷史博物館、國立科學工藝博物館、高雄流行音樂中心
◖報名資格◗ ➊ 年滿65歲(西元1960年以前出生)者。➋ 年滿7歲、不超過18歲(西元2007至2018年間出生)之在學學生。
◖招生名額◗ 30名(7至18歲兒少保障名額10名)
◖活動窗口◗ 李專員 (07)771-5370
⚠️注意事項:➊ 將按照順序通知錄取,滿額後將列入備取,正、備取皆會去電確認。➋ 主辦單位保有最終修改、變更、活動解釋及取消本活動之權利。
📝讀完以上內容了嗎?歡迎點選 連結 報名
2025年6月12日
◖114年老幼共學系列活動#02│幸福DoReMi x 世代交響曲🎵◗
你知道嗎?音樂🎶不只是節奏和旋律,更是超越時間、年齡限制,直接連結人與人之間感受的橋樑🤝~114年暑期老幼混齡共學活動第二梯次【幸福DoReMi x 世代交響曲🎵】,將邀請老幼成員👵👧一起擔任樂團的大小樂手,一起手作簡單樂器、進行詞曲創作啦~🥰
本次活動將自製沙鈴🪇、響板、桶鼓🪘等樂器,搭配熱門老歌或童謠等成員熟悉的音樂,分組利用手作樂器編寫協奏和歌詞,並在合奏中分配不同角色,邊學邊玩中完成一場跨世代的聽覺饗宴。
這裡有喜歡節奏律動或擅長律動的同學嗎?邀請您加入【幸福DoReMi x 世代交響曲】老幼混齡共學活動,不需要任何基礎技巧,預約一個充滿樂聲與笑聲的夏天☀️吧!🎙
◖活動時間◗ 114年7/2(三)、7/9(三)、7/16(三)、7/23(三)、7/30(三)每天上午09:30~11:30,每堂課2小時,共5堂課,報名者須全程參與。
◖活動地點◗ 高雄市政府社會局長青綜合服務中心407教室
◖報名資格◗ ➊ 年滿65歲(西元1960年以前出生)者。➋ 年滿7歲、不超過18歲(西元2007至2018年間出生)之在學學生。
◖招生名額◗ 30名(7至18歲兒少保障名額10名)
◖活動窗口◗ 珮瑄專員 (07)771-5370
⚠️注意事項:➊ 將按照順序通知錄取,滿額後將列入備取,正、備取皆會去電確認。➋ 主辦單位保有最終修改、變更、活動解釋及取消本活動之權利。
📝讀完以上內容了嗎?歡迎點選 連結 報名
2025年6月11日
◖114年老幼共學系列活動#01│青春與歲月的劇場🎭◗
你喜歡看戲、想像劇情嗎?有沒有想過,你也可以是演出的一份子?🤩
114年暑期老幼混齡共學活動第一梯次【青春與歲月的劇場🎭】正式登場,由資深作家謝明芳老師帶領,從想像出發,邀請不同世代的同學一起走進戲劇的世界,打破年齡界線、打造獨樹一格的劇本📖與舞台🪩。
在【青春與歲月的劇場🎭】活動中,兩代成員👵👧將分組體驗改編劇本、角色分工、道具製作與正式演出等過程,結合孩子們源源不絕的創意、長青學苑同學們豐富精采的人生經驗,在創作中練習同理、合作中練習溝通,並於活動最後在高雄市政府社會局長青綜合服務中心一樓大廳舉辦成果發表會,向民眾展示代間學習的豐碩成果。👏
無論你是喜歡聽故事、追劇還是有滿滿的表演欲,都很適合參加【青春與歲月的劇場🎭】老幼混齡共學活動,讓我們一起見證從無到有的戲劇之旅吧~😁
◖活動時間◗ 114年7/2(三)、7/9(三)、7/16(三)、7/30(三)、8/6(三)每天下午14:00~16:00,每堂課2小時,共5堂課,報名者須全程參與。
◖活動地點◗ 高雄市政府社會局長青綜合服務中心409教室
◖報名資格◗ ➊ 年滿65歲(西元1960年以前出生)者。➋ 年滿7歲、不超過18歲(西元2007至2018年間出生)之在學學生。
◖招生名額◗ 30名(7至18歲兒少保障名額10名)
◖活動窗口◗ 蔡專員 (07)771-5370
⚠️注意事項:➊ 將按照順序通知錄取,滿額後將列入備取,正、備取皆會去電確認。➋ 主辦單位保有最終修改、變更、活動解釋及取消本活動之權利。
📝讀完以上內容了嗎?歡迎點選 連結 報名
2025年5月28日
【課程公告】114/6/9(一)至6/13(五)第一期樂活自費班開放試聽
同學們最喜歡的舊課試聽時間又來囉!這代表上學期即將結束,可以開始為自己的下半年挑選新課程啦~🤩
114/6/9(一)至6/13(五)週間,第一期(3-6月)樂活自費班「苑本部未滿額課程」開放免費試聽,年滿55歲、想了解課程內容和講師風格的民眾可於欲試聽課程進行「當日」至四樓大廳臨時櫃台登記申請「課程試聽證🪪」,有興趣的同學趕緊往下看活動辦法吧!👇
⚠️提醒您:本活動辦法僅適用於既有課程(第一期樂活自費班)試聽,與新創課試聽活動規則可能不同,新創課試聽活動請 點這裡 。
◼️ 試聽活動辦法 ◼️
Step 1️⃣ 仔細閱讀👀「第一期(3-6月)樂活自費班開放試聽課程列表」,確認自己有興趣的課程是否開放試聽(未開放試聽代表該課程「額滿」、「停開」或當週進行戶外教學)。
Step 2️⃣ 於該課程上課前至「四樓大廳臨時櫃台」登記姓名、聯絡電話申請「課程試聽證🪪」,取得試聽證後即可自行進入教室坐在未安排學員的空座號,進教室後請務必先與該課程講師或班代確認空位避免造成爭議喔!🪑
Step 3️⃣ 試聽完畢後課程試聽證無須繳回🙅🏻♀️,聽了有喜歡可以直接到四樓學苑辦公室報名下一期課程!
◼️ 試聽注意事項 ◼️
⚠️ 試聽活動僅開放「苑本部」、「自費班」、「未滿額」課程,其餘課程恕不開放。
⚠️ 各課程試聽名額有限,以招生人數減去報名人數之餘額為限(非教室總座位數),額滿為止。
⚠️ 課程進行期間試聽生請勿打斷課程提問,有任何問題請務必等待中間下課時間再向老師提出,切勿影響原班級師生權益。
📝網路報名&查詢系統:目前尚未開放,預計於114/6/2(一)開始受理報名。
📗114年第二期(7-8月)樂活自費班簡章 點這裡
📘114年第三期(9-12月)樂活自費班簡章 點這裡
2025年5月27日
【課程公告】114年第二期(7-8月)、第三期(9-12月)樂活新創課試聽活動
相信已經有不少同學拿到今年第二期(7-8月)、第三期(9-12月)樂活自費班簡章了,看到滿滿的新課程是否已經躍躍欲試了呢?🤩本期「樂活新創課試聽活動」預計於114/6/3(二)起登場,無須事先報名,按照文宣刊載時間地點到場即可,現場坐滿為止。
⚠️2樓韻律教室上限30人,額滿後不開放入場。⚠️
今年夏天全新走讀課〈打狗山海漫步🐾〉,將實地走訪三塊厝、柴山、旗后山與鹽埕等地,從多元視角重新欣賞我們所生活的這片土地;〈創意樂高積木〉透過樂高創作激發邏輯思考🧠,歡迎熱愛動腦挑戰的長輩參與;〈玩花藝💐〉課程則從欣賞花草植栽出發,提升對人與自然和諧關係的關注;首度登場的〈現代文學欣賞📚〉課程精選黃春明、張曼娟、簡媜等作家的經典作品,引領學員在細細品味文字之美的同時,探討中老年生活👵的重要議題。
當然不只這樣,還有更多有趣的新創課程等你來發現👀~歡迎有興趣的同學呼朋引伴一起來體驗!👫
📍試聽地點:高雄市政府社會局長青綜合服務中心,各課程試聽時間和地點請見海報內容,若有任何問題歡迎聯繫(07)771-5370詢問。
⚠️提醒您:舊課試聽(預計為6/9(一)~6/13(五),須至四樓大廳登記)和新創課試聽(6/2(一)~6/6(五),僅有哈達瑜珈為6/11(三),皆無須登記)不同,不要搞混囉!
📝網路報名&查詢系統:目前尚未開放,預計於114/6/2(一)開始受理報名。
📗114年第二期(7-8月)樂活自費班簡章 點這裡
📘114年第三期(9-12月)樂活自費班簡章 點這裡
2025年5月26日
【課程公告】114年第二、三期樂活自費班簡章即日起開放現場索取及網路下載
同學們久等了!😁114年第二期(7-8月)、第三期(9-12月)樂活自費班簡章同步登場囉,即日起可至高雄市政府社會局長青綜合服務中心四樓四維長青學苑辦公室索取【紙本版】簡章,抑或點選下方連結🔗下載【電子版】簡章。兩期課程預計於114/6/2(一)開放現場/網路報名,有興趣的同學千萬不要錯過啦~
拿到簡章之後,大家一定會發現簡章有點「不一樣」🤔~這次,我們與高雄知名的查克蘇照相館 📸合作,邀請四維長青學苑學員顏太明、楊明蘭和張清鳳為模特,以韓系風格呈現60歲的優雅、帥氣與可愛——青春很美,經過歷練的熟年也很美!希望每一位踏入四維長青學苑的同學都能保持如此自信雍容,為自己選擇接下來的學習與生活。❤️
當然囉~這次我們一樣有規劃「新創課試聽」與「第一期舊課試聽」,相關資訊將分別於明天(5/27)和後天(5/28)公布,還在觀望👀的同學一定要來聽看看,聽過才能選到最適合自己的課程唷!👌🏻
邀請熟齡高雄市民加入四維長青學苑,一起享受豐富愉悅的退休生活。相關規定請查閱簡章說明,若有疑問歡迎來電☎️(07)771-5370、(07)771-5371洽詢。
⚠️近日接獲多次冒名詐騙舉報,再次提醒您:四維長青學苑「絕對不會」透過Line個人帳號或群組聯繫任何一位學員,所有對外資訊僅會公告於「高雄市四維長青學苑官網」及「高雄市四維長青學苑臉書粉絲專頁」,其餘網路資訊切勿盡信,請先電話求證。千萬小心、不要上當!若難以辨識網路資訊真偽,建議直接來學苑辦公室,由專業的工作人員面對面為您介紹課程最安心!⚠️
📝網路報名&查詢系統:目前尚未開始報名,預計於114/6/2(一)開放。
📗114年第二期(7-8月)樂活自費班簡章 點這裡
📘114年第三期(9-12月)樂活自費班簡章 點這裡
2025年5月13日
【苑務公告】114年苑本部/社區公費班第二次補缺額錄取名單
讓大家久等了!🙇♀️🙇被同學問爆的公費班第二次補缺額錄取名單來啦!趕緊點選下方⬇️連結或圖片,看看自己的名字有沒有出現~👀若字太多眼睛花花無法清楚閱讀錄取名單,也可以登入「學員系統」查詢個人錄取狀態,或來電☎️(07)771-5370由專員為您確認。
還是沒抽到喜歡的課程嗎?😭除了七月最後一次公費班補缺額,想學習的同學也可以參考預計在六月初開放報名的第二、三期自費班,除了內容同樣多元豐富,更有走讀🕵️♀️、樂高🧱、插花🎍……等等公費班沒出現過的課程喔!😉
⚠️這邊也要提醒未滿65歲的錄取者,補缺額繳費將於5/23(五)截止,您可至四維長青學苑辦公室現場繳費,或可透過匯款繳費,匯款資訊請參考公費班簡章「繳費與退費辦法💲」頁面。
⬛️114年公費班補缺額重要時程⬛️
▍114/5/19(一)起第二次補缺額錄取者開始上課
▍114/5/23(五)第二次補缺額繳費截止日
▍114/7/2(三)-7/4(五)公費班第三次補缺額報名
🔍學員系統(個人錄取查詢) 點這裡
🔵苑本部公費班第一次補缺額完整錄取名單 點這裡
🟡社區公費班第一次補缺額完整錄取名單 點這裡
2025年5月6日
【苑務公告】114年公費班第二次補缺額各班缺額數
【114年公費班第二次補缺額時程】
2025年4月24日
【人物專欄】大人說#025 Une histoire simple──專訪王家勤
和其他退休後投入志願服務的夥伴不同,王家勤在四十幾歲的年紀就進入高雄市立美術館擔任志工,退休後又增加了長青學苑的志工工作。或許是因為過去任職於大企業下的行政單位,她看起來端正而嚴謹,然而藏在看似風平浪靜的理性之下,生性藝術和浪漫的心卻暗流湧動。
#父母在半個月內先後離開,一家人變成一個人,生活變得安靜,家裡除了電視播放的輕音樂,就是咖啡機規律的沖泡聲。#
家勤住在一個立著華麗雕塑的社區裡,建築外牆已經褪成淺紅色,從庭園造景中的茂盛花草,可以看出住民維護的用心。如同社區給人的第一印象,家勤的家裡也有類似的氛圍:從有裂痕的牆壁、油漆的斑駁程度等細節雖可察覺歲月痕跡,但收拾得整潔清爽,反映出主人有條理的個性。
「妳一個人住嗎?」問這樣的問題總得小心翼翼,只怕無意間觸動對方情緒。但家勤卻答得大方:「對啊,我沒有結婚。」
以五○年代出生的人來說,終身未婚的確是比較少見的選擇。四房兩廳的格局,目前只住著她一人。「這間原本是外婆住,這間是我爸媽……」家勤細數家裡房間的配置,每個房間裡東西都不多,甚至連她自己睡的房間,都只有簡單一張床和幾個櫃子,由於東西不多,整個空間看起來有些冷清。我詢問家勤外婆和父母的去向,「外婆走了,爸爸媽媽也走了。就是我去長青當志工的那年。」她的語氣沒有太多起伏,反而顯得我有些過度敏感。
家勤出生在軍人世家,外公是少校、爸爸是上校,甚至連哥哥也是軍人。小時候全家住在三多路一帶的軍人宿舍,由於軍人回家的時間較少,身為全職家庭主婦的外婆和媽媽一手操辦全家大小事,而哥哥結婚後也延續類似的模式,嫂嫂帶著孩子加入這個多代同堂的家庭,「大家在一起什麼都很好玩,蠻歡樂的。」兄妹倆後來各自獨立成家,因為透天對老人家來說不太方便,父母便搬到現在這間電梯大廈一起生活。家勤一肩擔下外婆和父母的照護工作,沒有半句怨言,足見家人之間的連結深厚,「我外婆什麼事情都喊我,我同事都笑我『還沒結婚就有婆婆』。」她笑著說。照護長輩在許多人眼中是一件避之唯恐不及的苦差事,但她卻從未因為這樣的責任感到委屈,反而很珍惜那段照顧外婆和父母的時光,「後來外婆活到98歲,我爸也活到98歲,都沒什麼病痛,自然老化走的。」這是家人最後的體貼,如今想起,她仍心懷感恩。
#「年輕人拿來開玩笑的『長輩圖』,其實就是『我還活著』的意思。」#
「怎麼過?對我來說,無論是生活還是工作,本來就得不斷調整心態。」
對家勤而言,沒有恆久不變的人事物。商科畢業後,她先在公家機關待了一年,民國七十年時台達化林園新廠落成,當年未滿二十歲的她進入公司,之後便一路做了超過四十年。問起怎麼樣才能在一間公司待那麼久,沒想到獲得的不是什麼偉大的理由,而是一個非常腳踏實地的答案:「公司制度健全,自己心態擺正。」無論是什麼工作都有痛苦之處,但環境難以改變,人始終只能改變自己──聽起來很像什麼財經雜誌、商業週刊裡會讀到的格言,卻是家勤四十年下來發自內心的感觸。
領到公司任職四十年的紀念金牌之後,家勤選擇提早退休。「那時候父母身體明顯老化,又剛好到了一個適合Ending的時機,就提了。」曾經婉拒升職的她,隨著公司內部組織變動,待過會計、業務、生管到總經理室,退休時已是單位裡最資深的成員,但她卻始終婉拒升職機會:「當主管薪水是多一點,但壓力很大,也會影響生活品質……可能男生比較會追求工作成就啦!」問起在不同單位輪轉都能快速適應的秘訣,她的答案是「就事論事」──每個人都有不開心的時候,那是因為工作立場不同,跟人沒有關係,下班就什麼事情都沒有了。也正是因為抱持著這樣的心態,她與許多不同部門的同事都保持著良好關係。因為公司產業性質,男性同事佔絕大多數,少數的女性同事都玩在一起,而家勤之所以會到長青學苑擔任志工,也正是因為當年主管兼好友的邀約,兩人先後退休後仍然保持著好交情,在長青學苑志工群組再續友誼。
「工作環境男多女少,都沒有出現能打動妳的人嗎?」我好奇地問。
其實家勤並不排斥婚姻,年輕時也想過認真經營關係,「大概是我看不懂感情間的暗示。」細數回憶中的片段,的確也有許多「原來如此」的時刻,但她也不曾因為錯過沉溺於遺憾之中,小時候接受父兄的照護,年紀稍長之後她亦跟隨著他們的腳步,將全部心力投入原生家庭,不知不覺間年過四十,隨著年歲增長,對感情事也就看得更淡:「年輕時沒投入的事情,年紀越大、考慮的事情越多,就更難投入了。」
婚姻的影響本就沒有全面的好或壞,如今的家勤生活雖然沒那麼熱鬧,但比起同輩中人擁有更多自由。所幸,她很早就找到自己的興趣愛好,並保持至今,居住空間中的許多小角落都藏著她對生活的熱情。
#決定不婚之後,家勤擔心一旦退休就會失去生活重心,開始有意識地培養工作以外的喜好,足見她的思慮縝密。#
或許是因為沒有經濟壓力,她勇於嘗試各種事物,有興趣就摸一下、膩了就果斷放棄,心態非常自由。家勤擅長與人相處,除了參與公司內部設立、專門援助偏鄉的「愛心社」,她在尚未退休、四十歲左右就先到高雄市立美術館擔任假日志工,「一畢業就投入職場,直到開始當志工之後,我才開始接觸到外面世界的人事物。」當志工就得「跳出同溫層」,和不同年齡層、生活圈的人往來,聽到不同的想法,自己的心境也會有所改變──對充滿學習力與好奇心的家勤來說,新朋友、新想法是非常有趣的事情,她樂在其中。
同時家勤也熱衷旅遊,最喜歡四處見證教科書裡描述的景色。比如說兒時讀過的七言絕句〈楓橋夜泊〉,當她有機會親自走訪蘇州,才發現寒山寺只是一座小廟,鐘聲更不若詩裡描寫那麼宏偉。但她並不會因此感覺失望,只覺得這樣的落差很有意思,「也許是當時沒有那麼多大型建設吧!」
旅遊有時,日常的家勤更常沉浸在繪畫和手作的世界中。她在畫室學畫超過十年,和畫室的老師、同學成為摯友,藝術少了「必須怎麼做」的壓力,無論是水彩、色鉛筆還是陶土、玻璃藝品,她都樂在其中,家中各個角落都展示著親手做的作品,部分還細心裹上塑膠套,足見創作者的細心與用心。除此以外,她受哥哥影響也喜歡拼樂高,大大小小的樂高成品坐落在櫃子裡,還有更多大型樂高住在盒子裡沒機會擺出來,她不好意思地笑笑:「怕拚好沒適合的地方展示啊!」
#沒有任何人有資格責備一個決定把父母送到安養機構的兒女,因為最痛苦、最兩難的,也正是這些無助的孩子們。#
父母過世後,家勤檢查出肺腺癌。
喜歡到處玩、甚至常爬山的她身體看起來一直很健康,畫室的護理師朋友無意間看到她的健康檢查報告,堅決要求陪她一起去去諮詢醫師,開刀化驗後確定是癌症,「我算幸運,如果有那位朋友提醒,通常就是直接爆炸來不及了。」談起另一位因癌症過世的好朋友,家勤的語氣中仍是充滿思念與不捨,高中就是同學的兩人,畢業後一起在公家機關工作,兩家人也彼此認識,但朋友最後在醫院化療的時間,卻因為怕細菌感染而無法好好說話,只留下匆忙的最後一眼,「走的時候才42歲。」看著好朋友為數不多的照片,出遊照片中兩個青春少女都笑得很甜,此刻的家勤卻有些落寞。
即使對自己的病還算看得開,但面對他人的生老病死,難免還是有解不開的心結,而家勤的心結與父母有關。那年她六十歲,父親年近百歲,或許是從軍時養成的習慣,即使雙腿退化也不願意坐輪椅;而身體比較不好的母親某次在半夜摔跤,雖然沒摔斷腿,卻也足以讓家勤膽顫心驚。與家人討論之後,決定由專業的安養院接手,讓父母在更安全的環境接受24小時的照護,她假日總是會開車把父母帶出門走走,到百貨公司吃飯、吹冷氣。然而,安養院住沒多久父母就接連離開,「我常在想,是不是不該送他們去安養院?如果住在家裡,他們是不是就不會走了?」這些年,家勤一直反覆詰問自己。其實,當時會做這樣的選擇,是因為她一個人已經無法負荷兩個人的長照工作,假使再撐下去,即便父母真的晚些離開,家勤也會失去自己的生活──那是無法預先看到盡頭的一條路。
父母過世後某一天,沒有特定宗教信仰的家勤獨自來到佛光山,那個小時候每年全家都會一起拜訪的地方。還記得當天佛陀紀念館沒開放,沒什麼遊客,周圍很安靜,她繞著佛光山一直走,走著走著,心裡的霧霾突然消散了,她不知道為什麼,但覺得很舒坦。後來,她也將在山上抽到的法語裱起來掛在客廳,提醒自己常保平靜。
#白雪公主又不用侍奉雙親,更不用為子女把屎把尿,公主的日常生活中最常見的煩惱頂多是該不該包下全款HERMÈS包包,不會有哪個普通人想知道。#
「其實我不知道有什麼能講的,我的生活沒什麼特別的。」
詢問家勤是否願意受訪時,她考慮了好一陣子,最後這樣回答我。不是不願意分享,而是覺得自己只是一個「普通人」──什麼是普通人?怎麼樣才算是人生足夠豐富、「值得」被訪問呢?這個問題,我也思考了很久。每個故事裡都有一個主角,但現實生活卻沒有這個設定,我們總是仰望著主角的喜怒哀樂,卻忘了所謂的「普通」,才是大多數人有共鳴的、生活的模樣。
而這篇以法國電影Une histoire simple為名的專訪,想展示的就是每一個「普通人」的韌性,而且,你並不比你認為的主角遜色。
2025年3月31日
【徵才公告】四維長青學苑專案人員
高雄市四維長青學苑是全臺規模最大的樂齡學習機構之一,但比起「大」,我們更希望能為高雄市長輩開拓更多元的學習可能性——讓時間累積的不只是年歲,而是成熟雍容的智慧,而這,也是我們對自己的期許。如果那麼剛好,你也樂於挑戰舒適圈以外的領域,讓我們給彼此一個機會,在這條路上並肩前行。🤝
嗯……關於這份工作,有什麼是應該先讓你知道的呢?我們不想跟你說「團隊就是一個大家庭」、「上班氛圍有愛又溫馨」之類的好聽話,但凡工作總是辛苦,不可能只追求愜意。我們是一群偶爾有點怪,但大致上足夠社會化的夥伴,沒有戲劇化的勾心鬥角,只有委屈時的相濡以沫,維持著恰到好處的社交距離,要來往到什麼程度全看自己,也很適合只想把工作當工作的你。
有人現實、有人理想,有狗派🐕貓派🐈⬛小雞派🐥,有下班後只想賴在家的I人也有把每個長輩當成自家爺奶的E人,有動漫遊戲宅也有電影樂團狂熱者⋯⋯無論是什麼模樣的你,「應該」都能找到自在的位置。🥰
【我們的優勢】
◖節慶禮金◗ 端午、中秋兩節禮金,不會用粽子或月餅打發你。
◖年終獎金◗ 年度人員考核「甲等」以上,年終獎金1.5月。
◖績效獎金◗ 視單位績效核發,除了新冠疫情最嚴重的那年以外都有領到喔。
◖全勤獎金◗ 遲到就沒有了,如果你是Chillguy可能比較難達成。
◖培訓補助◗ 享本會辦理之社大課程「一門」免學分費優待(可以在工作時間上課喔),另享有線上課程補助每年2,500元。
◖其他福利◗ 員工健康檢查或旅遊補助,兩年一輪。
【工作內容】
◖課務相關◗長青學苑課程規劃、招生業務、師資管理等。
◖學務相關◗櫃檯輪值收退費、學員諮詢、投訴處理等。
◖活動企劃◗策劃長者相關活動,包括但不限於講座、成果展、青銀共學等。
◖其他事務◗一般行政、經費核銷、主管交辦等。
【基本條件】
大學(或同等學力)畢業,科系不限。
【加分項目】
◖語言能力◗ 主要服務對象為高雄市長輩,臺語聽、說流暢就太好了。
◖美編設計◗ 雖然同仁多少都會一點AI和Canva,但美感可不是每個人都有的。
◖汽車駕照◗ 具上路經驗。
◖個人特質◗ 由於主要服務對象特性,如果你剛好比一般人多一點耐心、多一點同理心,你在工作時會更舒心一點。
【招募期程】
◖履歷投遞◗ 114/3/26(三)起至114/4/11(五)
◖預計面試◗ 114/4/16(三)
◖開工日期◗ 最晚須於114/5/5(一)前到職
【應徵方式】
◖透過104◗ 點這裡
◖透過E-mail◗ 請將履歷電子檔寄至hsu@kcs.org.tw,標題註明「應徵高雄市四維長青學苑專案人員」。